互聯網勇士
領銜主演
「傳輸控制協定」(TCP) 數據包
「互聯網控制訊息協定」(ICMP) 測試數據包
「用戶資料訊息協定」(UDP) 數據包
路由器 (Router)
「死亡之 Ping」攻擊數據包
路由橋接器 (Router Switch)
還有, 無數的配角
人類和機器千古以來
首次攜手合作, 實現著同一夢想:
一股不分種族、宗教和膚色, 不受地理限制的聯合勢力
一個真正以通訊將人彼此拉近的新時代
這就是
互聯網破曉的時代
在剛才按下超連結那刻, 究竟發生了甚麼事呢?
首先, 你要發出一個「拿取網頁」的請求到遙遠的網頁伺服器
這堆數據會被送到你的個人「寄件室」
在那裡
「互聯網協定」 (IP) 會將數據分割並「打包」成一個個有大小限制的「數據包」
然後貼上標籤
每個數據包的標籤都記著重要資訊
就如「寄出者地址」、「收件人地址」、「數據包類別」等等
這個數據包將會被送出互聯網
所以還要額外加上「代理伺服器」(Proxy) 的地址
稍後我們會明白它的作用
數據包現在剛離開你的電腦
會先到達「局部區域網絡」(LAN)
這個網絡連接著附近的電腦、路由器和打印機等設備
覆蓋範圍通常在一幢大廈內
然而區域網絡倒是個「無王管」的地方
不幸地, 意外常會發生
在區域網絡的公路上,滿載形形色色的資訊:
IP 數據包、Novell 數據包、Apple Talk 數據包 -- 呃, 它們總是不守交通規則.
本地的「路由器」 (Router) 會查看數據包上的地址
如有需要, 它會將數據包送到另一個區域網絡裡
路由器 -- 在看來混沌的網絡世界裡是控制的象徵
看, 他就是那麼有系統地、冷漠地、守舊地工作
有時候他會跟不上步伐, 但大部分時間總是可靠的
當數據包離開路由器, 它們會來到機構的內聯網絡
並向一個更有效率的「路由橋接器」(Router Switch) 進發
「路由橋接器」迅速且靈巧地將 IP 數據包分送到適合的路線上
看起來就像一個數碼彈珠台
數據包現在來到第一個終點站: 「代理伺服器」(Proxy)
經過網絡介面 (例如網絡卡),數據包會進入「代理伺服器」的內部
很多公司都會使用「代理伺服器」作為互聯網及本地網絡中間的「代理人」
它會暫存由外面
當然, 代理伺服器也有保安的作用
注意到嗎, 視乎內容多寡, 數據包也有不同大小呢
代理伺服器會「打開行李」檢查裡面的網頁地址 (URL)
如果沒問題, 就自然獲得通過
但當遇上「不合法」的網址 (可能是該公司不容許你到的)
下場就只有一個
好, 我們繼續上路
數據包現在來到防火牆 (Firewall)
一般機構的防火牆有兩大作用:
對外, 防止入侵. 對內, 防止洩密
一旦通過了防火牆, 路由器會將數據包放到一條頻寬較窄的出路
自然有些數據包會放不進去
或許你會問: 那些中途「犧牲」了的數據包要怎樣辦呢
放心, 在 「傳輸控制協定」(TCP) 中
每當等不到收件者的「收到確認」, 它便會重新發一個數據包來代替
好了, 我們終於來到浩瀚的互聯網世界!
一個覆蓋全球、無數網絡互相連接而成的蜘蛛網
下載的資訊, 免卻頻頻重覆下載, 因而減輕線路負擔